2021年北方地区首次大范围沙尘暴,不要以为仅仅是灰尘,沙尘暴里的有着大量可吸入颗粒物,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,还有各种有机物和有毒物质,沙尘中有哪些有害物质?下面带来全面介绍。
沙尘暴天气对人体有哪些危害?人们在未加防范遭遇高密度沙尘时,会引起各种刺激性症状,如流鼻涕、流泪、咳嗽,气短、乏力、发热、盗汗等全身反应。这些是人体清除异物的自我保护方式。
有时反应也很强烈,特别是首次或突然大量地接触高密度沙尘时,可表现为突发气促、胸痛、胸闷、头疼、头晕等。原有哮喘、慢性肺病、心脏病的患者会更明显。降落在皮肤或眼内的沙尘还会引起皮脂腺和汗腺的阻塞,导致皮肤炎症、眼结膜炎等。
而进入肺部的颗粒物可导致支气管功能下降、肺泡功能丧失,并可引起多方面的伤害。研究发现,长期生活在颗粒污染环境中的小学生,免疫功能会受到明显抑制,呼吸系统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,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增加。
美国科学家发现,细微沙尘颗粒与肺病、心脏病的死亡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。澳大利亚的研究则显示,沙尘暴可能与该国哮喘的高发密切相关。
前不久,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,在新疆部分地区居住30年以上的居民中,非职业性尘肺患者占一定比例,这与其生活在扬沙、浮尘的环境密切相关,因此我们将这种病称为风沙尘肺。
沙尘暴发生时,大量的沙尘颗粒散在空气中,会散射和吸收阳光,降低地面紫外线的强度,从而降低了紫外线杀菌和抗佝偻病的作用。因此,在颗粒污染严重的地区,儿童佝偻病的发生率增加,扁桃腺炎、感冒等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发病率也较高。
沙尘中有哪些有害物质?可吸入颗粒物不但本身含有多种有害物质,而且,它还是多种污染物的载体。国外研究发现,60%-90%的有害物质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。最常见的有:
1.各种有机物。研究表明,大气中绝大多数的有机污染物可吸附在可吸入颗粒物上,特别是一些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几乎全部吸附在粒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上,而且,粒径越小免疫毒性就越大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可检测出300多种有机物,其中很多具有强致癌、致畸、致突变的作用。
2.数量众多的微生物中的各种细菌、病毒、霉菌类孢子等都借助灰尘颗粒顺风“远行”,污染下风地区。随着人的呼吸进入人体后,就可以产生特定的危害。例如,携带结核杆菌的颗粒物可能会导致肺结核的发生;携带有肺炎球菌、军团菌的则可引发相应的肺炎。
3.金属化合物或放射性物质。这些物质多难溶解,侵入人的肺部组织后,可引发金属中毒或放射性损害。
4.硫酸盐和硝酸盐。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常被可吸入颗粒物吸附,可吸入颗粒物中的金属又会将二氧化硫催化、氧化,结果形成二次污染物,毒性加大。
面对沙尘暴天气怎么做?
第一,在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、发作喘憋及胸痛时均需尽快就诊,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治疗。
第二、做好个人的防护。风沙起时,减少外出,及时关闭门窗。如果必须在室外时,最好使用防尘、滤尘口罩,以减少吸入体内的沙尘。可用湿毛巾、纱巾等保护眼、口、鼻。但这种简单的防护对粒径小的颗粒起不到阻挡作用。其他保护措施包括戴眼镜,穿戴防尘手套、鞋袜、衣服,保护眼睛和皮肤,勤洗手与脸(尤其在进食前)。在沙尘暴退去前,各级学校应暂时停止户外活动。
第三、多饮水。沙尘暴多发季节,天气多干燥,加上扬尘,皮肤表层的水分极易丢失,造成皮肤粗糙。尘埃进入毛孔后易发生堵塞,若去除不及时,可能会引起痤疮,过敏体质的人还容易发生各种过敏性皮炎及皮疹。多饮水能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,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的排出,对皮肤保健和全身健康非常有益。
以上就是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