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易切削不锈钢资讯外贸受阻,蚕桑产业如何突围?
外贸受阻,蚕桑产业如何突围?
2022-05-27

蚕桑产业是我省重要产业之一。据农业部门统计,2019年,全省桑园面积41.86万亩,生产蚕茧1.60万吨,蚕农户均收入8031元,呈持续增长态势。全省拥有国家级茧丝绸龙头企业1家,省级茧丝绸龙头企业16家,蚕业合作组织264个,农业部和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6个,省级蚕桑专业示范村16个。然而,这个近年来生机勃勃,在聚焦精准扶贫、助推农户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产业,如今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遇到全产业链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境。

疫情突如其来茧丝绸产业遭遇困局

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外贸完全受阻,近两个多月公司生产的长丝一根都没卖出去。”近日,位于霍山县的安徽海泓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海涛十分焦虑:不生产,员工生活怎么办?生产,产品积压,公司资金又难以周转。 “现在市场丝价已从每吨42万元至43万元降到26万元至32万元,就是能卖掉,按目前价格企业每吨生丝要亏损12万元。 ”汪海涛说。

由于资金紧张,缫丝企业对收购蚕茧也是有心无力。位于金寨县的安徽三利丝绸集团生产的真丝面料主要销往意大利、土耳其、伊朗等国,由于疫情影响,今年以来几乎没有销路,原有的订单也取消了。 “自复工以来,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都在库存,真丝面料库存15吨,真丝绸面料库存14万米。随着疫情的控制,产品销售在回升,但量小价低。眼看春茧就要上市,可企业缺钱收购啊! ”安徽三利丝绸集团副总经理陈良军无奈地说。

企业没钱收购蚕茧,让一些刚刚脱贫的蚕农倍感压力。 “听说春茧的收购价从去年的每斤20元至25元跌到现在的每斤15元左右,降了不少! ”说起卖蚕茧的事,霍山县黑石渡镇黄家畈村蚕农易树才心情十分沮丧。 2019年秋季,他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养蚕8张,收入近2万元,成功脱贫。尝到致富甜头的易树才今年初流转土地34亩,新建养蚕大棚780平方米,养蚕13张。“桑苗由政府免费提供,但建大棚、交土地流转费总共投资9万元,其中银行贷款5万元,自筹近2万元,还向亲戚借了2.6万元。如果按现在的蚕茧收购价,我成本也很难收回来。 ”易树才说。

霍山是蚕桑大县,目前有2000户农民种桑养蚕。 “往年种桑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户,一年能挣30万元。 ”霍山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叶磊介绍,由于效益好,今年初他们又发展了几个种桑面积在50亩以上的大户。 “投了不少钱建桑园、买蚕种,没想到会遭遇意外。今年春茧收购时间在6月初,如果企业收购资金紧张,导致即将上市的蚕茧卖不掉,这些蚕农的损失就大了。 ”叶磊心情沉重地说。

期待多方援手助企业和蚕农渡难关

“我们希望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出台扶持政策,帮助茧丝绸企业渡过难关。”海泓集团总经理汪海涛表示,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启动生丝储备机制,拨付专项资金收购企业库存生丝,保市场主体流动性,帮助茧丝加工企业维持生产运营。“我们把库存生丝卖了,手里有了钱,就可以收购蚕农的茧子,农民卖了蚕茧赚了钱,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就得到了保护,这样整个蚕桑产业链就活了。 ”汪海涛说。另外,希望银行加大对茧丝绸企业的贷款额度和贴息力度,政府也能减免一些茧丝绸企业的税费。 “只要疫情一过,消费需求恢复,茧丝绸产业就能重现繁荣。 ”汪海涛信心满满。陈良军也建议政府部门协调金融机构,设立农产品专项应急贷款机制。“贷给缫丝企业的资金可实行专款专用,封闭运行,确保茧丝加工企业能正常收购蚕农鲜茧,保障蚕农利益和社会稳定。 ”陈良军说。

“帮助蚕桑产业走出疫情带来的困局,需要多措并举,多方援手。 ”省蚕桑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范涛建议,如果省和市县各级政府整合扶贫资金,建立贫困地区蚕茧收购补贴专项资金,通过补贴缫丝企业贷款利息和直接补贴等方式,定向收购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蚕茧,就能有效保障种桑养蚕脱贫户不返贫。

强化科技支撑练好内功提升抗风险能力

由于桑树生长快,当年栽桑当年就可以养蚕,且比较效益明显,近年来我省很多地方都将发展蚕桑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。 “栽桑当年亩产值1000元,第二年亩收益3000元至4000元,第三年及以后亩收益可达4000元至6000元。 ”范涛告诉记者,由于见效快,收益高,近年来蚕桑产业在我省皖北平原、皖西皖南山区快速发展,对脱贫致富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。

易切削不锈钢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57780188